聽聽聽聽2010年底,《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有近七成人(67.9%)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
2010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几乎遍布了生产、加工和流通所有环节,从海南“毒豇豆”开始,瘦肉精、地沟油、“肌溶解”的小龙虾、再现江湖的三聚氰胺奶粉、初出茅庐的性早熟、茶油里的致癌物、火锅里的添加剂,除了人造鸡蛋还有人造的假豆腐和假海鲜丸,年末又被小朋友发现蘑菇被漂白。面对一次次“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被揭开,无怪乎坊间流传一个笑话:十八岁的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遭遇集体食物中毒,别人都上吐下泻,这位中国学生却在参加施救工作,因为他来自中国,百毒不侵。
媒体的服务栏目不停教给大家如何清洗蔬菜上的残留农药,如何辨别食物的生鲜变质,怎么区别人造鸡蛋。鉴别食品安全居然需要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技能。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逐渐崩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某些机关组建蔬菜自供基地给本单位员工吃放心菜。养猪的只吃自留猪,种菜的只吃自留菜。
真有这么可怕么?我们究竟亲见了几个人因为食品安全生病住院的?但我们心里仍然对食品安全投着不信任票。实际上,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肆意妄为、主管部门监管工作的不给力、媒体报道的标题化、民众认知的有限,共同催生了食品安全感的总体不及格率。
究竟谁该为今天的食品安全状况负责任?虽然监管不力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但实际上不管是监管原材料生产的农业部门还是监管加工企业的卫生部门,或者对流通环节负有责任的工商部门,都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全程监督,只能像打地鼠一样出现一例处理一例。而地鼠之常有,就因为有洞可打,有缝可钻。具体来说,就是食品产业链条上诸环节的无序性。
奶牛是散养的,菜地是分散的,豆腐和鱼丸都是作坊制作,生产者、中间商、零售商都是只对价格负责不对产品负责的零散交易模式。这种无序性使得产品来源难以追踪,给监管带来困难,也让诸多环节有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机会,以至于短期内假劣产品的竞争力明显高于优质产品,在市场中不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于是市场杠杆撬动的仅仅是追逐短期暴利的野蛮。而同是市场机制,因为是贴牌出售,日本的菜农选择把菜园里质量不好的留给自己吃,因为害怕砸掉自己的牌子。他们的那根杠杆撬起的是兼顾长期利益与公众安全的稳健。可见,食品安全问题还是有治乱之道的,比如调整利益驱动的方向。
无论如何,2010年的食品安全乱象已经过去,新年该有新气象。新春过后的全国两会就要通过新的“十二五规划”,未来的五年将怎样有效整合食品产业各个环节,在既维护市场规则又确保食品安全的情况下,还大家一个可视、可查、可控的食品供应环境,并最终重建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让我们拭目以待。
聽聽聽聽(来源:人民日报)聽聽聽
聽
上一篇:8种水发产品不合格立即下柜并销毁
下一篇:SFDA要求查处假药“高效壮骨丹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