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国利 聽庄玉辉 聽赵铭 聽王国治 聽陈保文 聽沈小兵 聽胡忠义 聽
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方法 以16SrDNA为靶序列,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25种分枝杆菌、11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10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和26份临床痰标本。结果 分枝杆菌、非分枝杆菌标准株经DNA扩增,分枝杆菌均出现578 bp DNA片段,非分枝杆菌除假白喉棒状杆菌可见同样片段外,其余菌种均未见扩增。敏感性试验可检测出100 fg结核分枝杆菌DNA。探针特异性试验表明,17种寡核苷酸探针除pTub1、pFor1、pSme探针可见交叉杂交外,其余探针均是特异的。10株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PCR-反向斑点杂交结果与常规鉴定结果相符。26份涂片阳性痰标本经该法直接鉴定为结核菌复合体。结论 16SrDNA pCR-反向斑点杂交鉴定分枝杆菌菌种快速、有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聚合酶链反应;DNA探针
目前,国内外所采用常规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操作复杂、费时,根据细菌生物学表型特征,采用十几项指标综合分析,需1~2个月方可获得种的鉴定结果,难于满足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快速、可靠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我们采用16SrDNA 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菌株及标本来源:试验所用25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图1)、11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假白喉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布兰汉菌、大肠埃希菌、星形奴卡菌、红色红球菌)来源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4株结核、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和26份临床痰标本,分别来源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本院结核科。临床分离株已依据《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1]常规方法菌种鉴定。26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分别为+~++++。
2.16S rDNA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根据已知的各种分枝杆菌菌种16S rDNA序列片段及文献报道[2-4]设计引物及17种分枝杆菌寡核苷酸探针。引物Ⅰ(5′端地高辛标记)和引物Ⅱ之间包括了16s rDNA 578 bp片段。引物及探针序列见表1。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二、方法
1.探针加尾:100 μl反应体系内5X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反应缓冲液20μl,dTTP终浓度1 mmol/L,探针终浓度2 μmol/L,TdT 80 U,加双蒸水至100μl,混合后稍离心,置
2.DNA提取及PCR扩增:参照文献[5]提取标准菌株、临床分离菌株及临床痰标本DNA。在25μl反应体系内PCR扩增,10X PCR buffer 2.5 μl,引物Ⅰ、引物Ⅱ终浓度各为0.2μmol/L,4xdNTP终浓度各为0.2 mmol/L,Taq DNA聚合酶1 U,DNA模板10~20 ng或临床痰标本DNA提取物2.5 μl,加双蒸水至25 μl。置热循环仪内
表1 16srDNA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序列
引物,探针 |
靶细菌 |
序列5′-3′ |
引物Ⅰ |
分枝杆菌属 |
GCGTGCTTAACACATGCAA 聽 (5′地高辛标记) |
引物Ⅱ |
分枝杆菌属 |
CGCTCACAGTTAAGCCGT |
pMyc |
分枝杆菌属 |
GGGCCCATCCCACACCGC |
pTub1 |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 |
ACCACAAGACATGCATCCCG |
pTub2 |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 |
TAAAGCGCTTTCCACCACAA |
pAvi |
鸟分枝杆菌 |
ACCAGAAGACATGCGTCTTG |
pInt |
胞内分枝杆菌 |
CACCTAAAGACATGCGCCTAA |
pKan |
堪萨斯-胃-瘰疬 聽 分枝杆菌复合体 |
CAAGGCATGCGCCAAGTGG |
pScr |
瘰疬分枝杆菌 |
CAACCCACAAAGTGAGCC |
pMar |
海分枝杆菌 |
CGGGATTCATGTCCTGTGGT |
pSzu |
苏加分枝杆菌 |
CCCCAAGGCATGCGCCTCGG |
pXen |
蟾蜍分枝杆菌 |
ACCACCCCACATGCGCAGAA |
pGor |
戈登分枝杆菌 |
TGTGTCCTGTGGTCCTATTCG |
pFor1 |
偶发分枝杆菌 |
ACCACACACCATGAAGCGCG |
pFor2 |
偶发分枝杆菌 |
CATGAAGCGCGTGGTCATATT |
pChe |
龟分枝杆菌 |
CCACTCACCATGAAGTGTGTG |
pTer |
土分枝杆菌 |
ACCACAGAACATGCATCCCA |
pSme |
耻垢分枝杆菌 |
CATGCGACCAGCAGGGTGT |
pNon |
不产色分枝杆菌 |
CCCCAAAGAAAACCTTGGAG |
3.反向斑点杂交:(1)制膜:取加尾后的探针4~6 pmol按顺序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置
1.16S rDNA引物PCR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引物Ⅰ和引物ⅡPCR扩增所试分枝杆菌和非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枝杆菌均可见一条578 bp DNA带,而非分枝杆菌,除假白喉棒状杆菌可见该DNA带外,其余均未见扩增带,表明用引物Ⅰ和引物Ⅱ扩增分枝杆菌16S rDNA有较好的属特异性。取经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DNA依次稀释为1 ng、100 pg、10 pg、1 pg、100 fg、10 fg及1 fg/μl DNA,取1 μl DNA扩增,其检测敏感性为100 fg。
2.16S rDNA寡核苷酸探针特异性:25种分枝杆菌标准株PCR扩增后反向斑点杂交结果见图1。探针pMyc与所试分枝杆菌均杂交;探针pTub2、pKan与相应的复合体菌种杂交;探针pAvi、pInt、pScr、pMar、pSzu、pXen、pGor、pFor2、pChe、pTer、pNon只与相应菌种杂交。探针pTub1与土分枝杆菌和金色分枝杆菌、pFor1与不产色分枝杆菌、浅黄分枝杆菌、pSme与微黄分枝杆菌可见交叉杂交。11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扩增产物与17种分枝杆菌探针均不杂交。
3.临床分离株及临床标本检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经常规方法鉴定的4株结核分枝杆菌、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2株、胞内分枝杆菌3株)临床分离株,除1株常规方法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PCR-反向斑点杂交试验鉴定为鸟分枝杆菌外,其余菌株鉴定结果相符合。
26份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直接进行PCR-反向斑点杂交试验,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
讨论
细菌r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16S 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存在于所有细菌染色体基因中,它的内部结构由保守区及可变区两部分组成[6]。其分子内存在的可变区,显示出细菌不同分类等级水平上的特异性。目前,国外关于分枝杆菌16S rDNA片段序列信息研究较多[3],包括了临床标本可见到的多种分枝杆菌菌种。
我们最初试验中选择的pTub1、pFor1除与相应菌种杂交外,与其他分枝杆菌可见杂交。交叉杂交可能是由于种特异探针与其他分枝杆菌菌种16S rDNA相应区之间错配核苷酸数量少造成的。此外,错配的位置可能也影响结果,例如,土分枝杆菌PCR产物与pTub1有3个核苷酸错配,与该探针杂交,而海分枝杆菌PCR产物与pTub1仅有2个核苷酸错配,但与该探针并无杂交,海分枝杆菌PCR产物和pTub1错配核苷酸之间间隔有6个核苷酸,而土分枝杆菌PCR产物与pTub1错配核苷酸之间间隔则是11个核苷酸,文献报道[4]配对核苷酸连续长度达到10个以上即可产生交叉杂交。因此我们重新设计了pTub2和pFor2,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pKan为堪萨斯-胃-瘰疬复合体探针,与堪萨斯、胃、瘰疬分枝杆菌均杂交,这是由于pKan选择于16SrDNA可变区A区内,该探针与此区内堪萨斯、胃、瘰疬分枝杆菌相应DNA序列相同,故试验同时在16s rDNA可变区B区内设计了瘰疬分枝杆菌探针pScr,瘰疬分枝杆菌与pKan和与pScr均杂交,堪萨斯-胃分枝杆菌复合体只与pKan杂交,据此我们可以将其相互鉴别。胃分枝杆菌虽与pKan杂交,但胃分枝杆菌为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且胃分枝杆菌为不产色菌,堪萨斯分枝杆菌为光产色菌,我们可以参照菌落色素的不同,对两者进行鉴别。鸟、胞内分枝杆菌同属RunyonⅢ群分枝杆菌,生物学表型特征极为相似,常规方法很难区别,多称其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我们根据DNA遗传信息差别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可以将两者鉴别。
在实际应用中,可先将pMyc与pTub2联合使用,初步将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开,如疑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再用一系列特异探针进行菌种鉴定。该方法为PCR与探针技术相结合,不仅可用于分离菌株及早期液体培养物鉴定。其最大的优点是可用于临床标本的直接检测及鉴定。我们用26份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的初步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在接收标本后48 h内即可报告结果,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该方法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李国利(100091北京,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结核中心研究室)
庄玉辉(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结核中心研究室)
赵铭(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结核中心研究室)
王国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陈保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沈小兵(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胡忠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国防痨协会.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 中国防痨杂志,1996, 18:80-85.
2,Patel S, Yates M, Saunders NA. PCR-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partial rRNA gene sequencing: a rational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mycobacteria. J clin Microbiol, 1997, 35: 2375-2380.
3,Kirschner P, Springer B, Vogel U, et al. Genotypic identification of mycobacteria by nucleic acid sequence determination: report of a 2-year experience in a clinical laboratory. J Clin Microbiol, 1993, 31: 2882-2889.
4,Kox LFF, Leeuwen J VAN, Knijper S, et al. PCR assay based on DNA Coding for 16S rRNA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ycobacteria in clinical samples. J Clin Microbiol, 1995, 33: 3225-3233.
5,李国利,庄玉辉,张晓刚,等. PCR快速检测肺结核痰标本结核杆菌的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2, 13(特刊2号): 169-171.
6,尚世强,洪文澜,俞惠民,等. 细菌DNA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反相杂交初步分型.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281-284
聽
上一篇:厌氧菌微量生化板的研制
相关文章: | |
沙门氏菌病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 |